|
||||
![]() |
||||
現職:臺北市立成德國民中學校長 陽光希望的成德˙愛與榜樣的學校 前言 不要盲目活在別人的思考結果下;不要讓外界意見的噪音淹沒內心的聲音,最重要的是,
現值進入21世紀工業4.0的時代,Google的使用取代記憶的知識,大數據、物聯網、雲端及人工智慧等 高科技資訊之運用逐步進入我們的生活,改變傳統的生活習慣,因此學校教育要培育學生面對未來世界的 視野與能力,在整體規劃上,必須以「學生學習」為中心,學校、家長、社區多方合作,齊心協力、共好 共榮,提升學校教育品質,讓學生有豐富多元的學習內涵,引導學生多元智慧,讓每位學生能主動地探索 、發現、思考與創新,同時強化學生溝通分享、團隊合作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建立正確的價值觀,塑造 孩子具有國際視野與科技運用之能力,以全人發展為教育終極目標。以此確實掌握成中的特質,打造成德 成為社區典範的學校,親師生齊心努力“成”就好品“德”的校園。
羅伯特‧佛洛斯特(1874~1963) 1916年的詩作 The Road Not Taken(未擇之路)節錄: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, and I—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,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. 林中有兩條路,而我-- 選擇人跡罕至的那條, 一切從此不同。 領導者的決斷,觸動組織質變!
壹、學校經營理念 志呈校長的教育理念: 學校教育必須教師、家長、行政三方合作,型塑學校優良學風,共創教育三贏局面,並以「學生學習」為中心 、「教師教學」為重點,「行政服務」在前頭、「家長支持」在後面,發展「全人教育」,培育「有品」、「能學」 、「健康」、「創新」、「有成就」的健全國民。
(一)教育是希望工程: Happiness 幸福人生 Optimistic 正向積極 Prospect 宏觀視野 Expertise 開展潛能 期以教育讓學生在正向積極態度下、透過學習得以開展個人潛能,並能在新世紀競合中擁有宏觀視野,創造屬於自 己的幸福快樂人生。
(二)有愛無礙 海倫.凱勒:「最美好的東西是看不到、摸不到的,但可以用心感覺。」,每個人都有其天賦潛能,要肯定其優勢 與努力,才能盡情發揮。因為「有愛無礙」,所以沒有教不來的孩子,只是你還沒認清他。教育的本質乃在激發學生 靈魂的深處潛質,讓我們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,把每一位孩子帶上來、帶好來。
(三)天生我材必有用 學校教育的首要工作是要能涵養每個孩子具備高尚的品格,使其成為懂孝順、有禮貌、知感恩、肯負責、耐吃苦 的優質國民。再者,多元智慧理論證實每個孩子雖秉性上有所不同,卻各自擁有獨特的天賦與才華,而學校教育的 功能正為激發學生潛能、培養學生優勢智能,順性揚才,以成就每個孩子為職志。 西方諺語也說:「世界是一台大的機器,每一個人都是一個齒輪或螺絲釘。」齒輪或螺絲釘有大有小,但若缺 一能動得起來嗎?所有教育工作者要能體察孩子天生的稟賦,並鼓勵及欣賞每個孩子特有的優點與專長,引領每一 位孩子都能成功,讓每一位孩子都能自我實現。
貳、學校經營思維
在強調民主開放、多元參與的學校經營哲學中,學校經營者需體認當代經營的主流思潮。成德國中在優質的 雁行團隊—行政、教師、家長齊心規劃與營造下,打造出優質永續NICE〈Nature(自然)、Intelligence(智慧) 、Culture(文化)、Energy(活力)〉的校園,並與社區建立夥伴和諧關係,積極開發整合社會資源,更新充實 學校軟硬體設施,促進校務推展,營造好品質、好品味、好品牌的優質學校,期使每一位學生得以培育成為全人 的現代化國民。其思維主要分述如下:
(一)創新的行政團隊 用雁行團隊精神帶領一起「做對的事」的「號召力」,教育是用生命感動生命,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; 其次,將教育發揮到最大效果的「整合力」,將工作由繁化簡,讓教育發揮最大效果;第三,為學校教育不斷 注入活水的「創造力」,帶領學校嘗試各種創新的突破,期望開創許多符合教育意義,又能帶動教育改革讓學 校充滿生命活力;第四,展現行政服務績效的「執行力」,將學校從優質邁向卓越所具備的關鍵能力;最後是 讓師生的努力被看見的「行銷力」,善用行銷,將親師生優異表現及學校特色呈現出來,像是已通過優質學校 的各項認證、成雁文創、、等,強化親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,願意為學校盡最大的努力。 (二)精進的教師專業 孩子是國家的重要資產,確保孩子的學習品質是社會高度期待的。老師單打獨鬥已不足以應付外在環境 的壓力,在加上現在處於知識爆炸的時代,教室不再是孩子唯一的學習地方,老師如何讓孩子保有學習的熱 情,是學校經營必須面對的課題。尤其,長期以來,「考試」已經是臺灣教師管理或刺激學生學習唯一且最 重要的工具,如今12年國教免試升學,老師是否已具備新的裝備與能力呢?學校應積極規畫推展教師專業發 展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,有效引發教師內在「自我提升」之自發性成長動機,而達到有效教學及學生 學習品質的提升等。
(三)全人的學生學習 「愛」是教育最重要的核心價值,教育是志業,而不是職業。每一個孩子有不同的生命故事,陪伴孩子 看問題,陪伴孩子成長蛻變是教育最動人的地方。「全人發展」的教育理念主張:以愛為核心,每位學生都 是世上「獨一無二」的個體, 協助發展學生的「優勢智能」;教育的重點不應只是知識,而應是成為一個「人」所要彰顯的「價值」, 以及為實踐此價值所需要的「能力」; 教育的方法不應是「填鴨」,而是「啟發」與「增能」。
(四)整合的教育資源 每一個孩子都是「獨一無二」的存在個體,其存在本身具有價值,因此我們肯定 每個人的「獨特性」 與「主體性」,協助發展孩子的「優勢智能」,達到適性發展的教育理想。為了提供孩子揮灑的舞台, 光是靠學校有限的空間、經費、設備、人力等是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。學校要抱持正向開放的思維, 強化親師合作的機制,並且整合運用社會資源,創造無限的學習機會,協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及 培養孩子的興趣與自信。
為因應環境將來的發展及爭取社區與家長的認同,積極面對日趨顯著的校際競爭, 學校必須站在既有的基礎上,更關注提升教育品質及發展學校特色,發揮團隊組織的力量, 結合教師、行政、家長、外部資源,積極推動夥伴關係,凝聚共識,發展成德教與學的優勢 環境,建構成為全向度的優質國中,學生個個自信滿滿地載愛飛翔,滿載而歸。
|
往前 成德國中校園租借辦理 |
Top of contents |
往下 便民郵件信箱與電話 |